位置: 首页 > 孔院故事 > 正文 >

科摩罗随笔

 

武汉大学2017届硕士研究生

科摩罗大学孔子课堂志愿者唐媛媛

 

    017年11月的尾巴,在科摩罗任教的日子已有两个月。这是一段第一次离开家乡和祖国,奔赴异国的历程。

   从中国到科摩罗来的飞机行程也是曲折。从埃塞俄比亚到首都莫罗尼的飞机,飞机在路上,哼哼的机鸣声立体在耳边循环。广播里响起英语以及听不懂是什么的语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很幸运也很满足。对于即将到达的国家了解也仅仅局限于网上片段以及已经赴任教师和志愿者的描述。未知,所以一切满怀新奇。

   刻板印象中的非洲有大象,有茂密粗大的树木和光脚的黑人,贫穷落败,尤其是科摩罗这样的艰苦地区。来了之后发现有的是蜥蜴和壁虎,瑰红色爬满墙头的鸡蛋花和头顶重物的妇人,虽然生活不易却只知其乐的当地居民。机场到住的地方,当地小哥开车相当快,一路飞奔,沿途经过,一片海,绕着海的房子,有小孩在海里玩耍,是他们的娱乐天堂。海水绿色蓝色,货船载着物品往返。见到中国人,小孩有时也会问候一句你好,曾经在下课回家路上被一群孩子好奇围着像保镖一样护送着。

   期盼的雨季到了。来了科摩罗知道水就是钱,下过雨的天没有太阳还是凉爽的,不过雨停不久太阳就会出来,热带的太阳总是热的,跟着地上雨水就蒸发了。但是下了雨,雨水可以灌进院子里的水窖,还可以滋润快要枯落的树叶和根茎。当地人喝的用的全是雨水,如果在国内肯定难以接受,到了这里也就学着适应,感恩雨水。

   教汉语的日子很充实。不管中学还是大学,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总是有的。在高中的一所任教学校,没有门和玻璃窗户的教室,有时候停电,在黑板上写板书,不得不惊异于学生的视力,自己往后站一点根本看不清楚。机械性的练习方法对他们很受用,局限于多媒体设备的短缺以及经常停电的状况,科摩罗学生的学习缺少了直观性,有些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都是通过电脑以及手机上的图片来介绍给学生。教学多采用语法翻译法,具体的名词性词语多用实物来演示,动作性动词更多采用全身反应法,用动作和手势来表达和练习。

   在一个地方生活过才谈得上了解,来非洲之前,有人说觉得非洲是又苦又乱的地方,总是不明白都没有体会过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在科摩罗的日子,艰苦肯定是有的,但也有一起同行和生活的老师和朋友,有即使不顺路也因为担心我们迟到先载我们去学校的当地老师,有国内城市看不到的晚上繁星,屋子外面山上似乎伸手可触的大块云彩,阳光快要收敛的傍晚云彩被氤氲成的大块粉红,学生学汉语时候的认真,课下认真的汉语对话,路人见面问候的“你好”,向学生和当地人说起中国种种的骄傲,似乎都让每一个在科摩罗的日子有了意义。青春异常的日子在这片国土虽没有大放光彩却是自得其所。

大连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 / 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

地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 电话:86-411-87402269